暴風TV業績下降明顯 麵板漲價拖累公司業績
发帖时间:2025-11-02 19:14:29
一度被稱為創業板“妖股”的暴風集團又一次遇到了前進中的羈絆。日前,暴風集團發布了未經審計的2016年度前三季度業績預告,報告顯示,在預告期間淨利潤大約1400萬元,與上年同期的近2400萬元相比,下降了約40%。
據暴風集團解釋,淨利潤下跌的個中原因,與電視機麵板等原材料的大幅漲價不無關係。
鑒於麵板漲價造成的生產成本增加,互聯網電視企業中,樂視已於近期率先提出電視機價格上浮。記者也向暴風集團旗下的暴風TV相關負責人求證,暴風超體電視和VR電視是否也進行後續產品漲價,但對方並未給予相應回複。至於暴風TV今後的布局、發展事宜,該負責人一並表示:公司將於月底發布三季度財報,按創業板規定這期間不能接受媒體采訪。
雖然暴風TV礙於規定不能提供相應解釋,但多位受訪人士卻指出,此番業績預告也顯示出暴風TV應對上遊產業鏈漲價風險的能力較弱,再聯係其近年來的盈利情況,可以發現它的互聯網電視商業模式或將迎來新一輪的市場考驗。
前三季度盈利下降40%
日前,暴風集團發布了2016年1至9月前三季度的業績預告,稱集團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00%,創曆史新高,但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32.26萬元~2029.04萬元,同比下降40%~15%。
對於利潤的下降,暴風集團給出了以下解釋:一方麵,暴風TV新產品的推出和營銷推廣增加了成本。其中,電視麵板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,也導致成本大幅增加。另一方麵,2016年度暴風加大人才招收力度,推出兩期股權激勵計劃,導致股權激勵費用大幅增加。
在這幾點原因中,業內人士指出,股權激勵計劃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具體有多大尚不得而知,但電視麵板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成本大幅增加,從而拉低公司盈利預期,則在預期之中,也凸顯了互聯網電視在應對上遊產業鏈突發情況時,難以及時消化的困境。
為應對本年度來自上遊電視麵板漲價的危機,主打硬件免費策略的樂視,率先在1個月前提出了硬件漲價的策略,宣布第4代樂視超級電視部分機型上調價格100元~200元。
對比此番麵板漲價而帶來的利潤下降結果,記者聯係了暴風TV相關負責人,向其谘詢為應對成本壓力,暴風TV是會堅持前述降價公告所言,不將成本轉嫁消費者,還是會繼樂視之後,采取上調產品價格的措施?
該負責人並未給出相應答複,並對記者關於暴風TV今後進一步布局、發展的谘詢,一並表示:此前公布的是三季度財報預告,公司在月底前將發布三季度財報,按照創業板規定,定期報告前30日上市公司避免接受調研及媒體采訪。
事實上,麵板作為電視最為核心的零部件,一般而言其價格占據整機價格的80%左右,進入本年第二季度以來,大、中、小尺寸的麵板供應便開始全麵吃緊。
商業模式黏性不足
隨著利潤的下跌,暴風TV的商業模式也迎來了市場的新一輪拷問。
目前,暴風集團意圖打造與樂視生態頗為相似的DT大娛樂戰略,希望以硬件作為平台切口,擴大用戶規模,實現視頻內容等軟硬件共贏的局麵。
在硬件方麵,家電分析師劉步塵表示,其實上述麵板漲價的情況對傳統企業的影響最大,因為它們產品出貨量較大,采購的麵板較多,互聯網電視企業雖然出貨量相對較小,采購的量也比較少,但因為慣於打價格戰,整機出售的價格偏低,在麵對上、下遊同時帶來的壓力時,整體利潤自然會被拉低。
自然,對於暴風集團來說,硬件一直以來都不是主要盈利支柱。據暴風集團財報顯示,2015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中,廣告占比貢獻接近90%,為19278.97萬元;2015年全年營業收入中,廣告占比為70.9%,為46232.5萬元;而在今年上半年的財報中,廣告收入所占營收比重雖下降至五成左右,但依然是淨利潤的主要來源。
劉步塵指出,用戶使用電視機的心理大多是想少看廣告,因此廣告收入不可能成為互聯網電視今後發展的主要依靠。
對此,互聯網分析師於斌認為,各大廠商都在為爭奪流量入口,試圖將用戶捆綁在自己的平台而展開激烈競爭,單靠廣告業務獲取主要受益的暴風集團麵臨的挑戰會更大,在這種形勢下,要想獲得更大的用戶規模還麵臨一定的困難。